About us
关于我们
场馆概况
馆长致辞
信息公告
“学习二十大精神 走近最高科技奖”第一期活动在河南省科技馆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4-27 作者:王紫莹 张晔 来源:展览教育部

4月26日上午,“学习二十大精神,走进最高科技奖”第一期活动——“飞船落哪儿:中国载人航天着陆场选勘及王永志院士的故事”科普讲座在河南省科技馆科普报告厅开讲。

本期活动由中国科技馆举办,河南省科技馆作为分会场通过直播连线方式参加活动。讲座邀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永志院士助手王朋作为主讲嘉宾。郑外集团郑开附中(美秀中学)和中牟县永威实验学校近500名师生现场参加了讲座。中国数字科技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等网站同步直播,网上浏览量累计近百万。

图片1.jpg 

王永志院士为活动特别录制了寄语视频,勉励全国青少年朋友 “做有准备的人”。他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每个人都要做出贡献,机遇是很多的。但是你的理想、你的追求能不能实现呢?那你得有准备,这个机遇才是你的。所以,青少年朋友们要想实现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为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多贡献,就得提早做好准备,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严格要求自己,奋发图强,坚持不懈,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图片2.jpg

作为主讲嘉宾,王朋曾长期从事载人航天工程总体设计工作,并参与了全部七次着陆场勘察工作。讲座以“飞船落哪儿”为主要内容,王朋研究员用生动、精炼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王永志院士毅然扎根大漠戈壁,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航天事业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勘察工作的复杂与艰辛、工程论证初期的艰难起步、着陆场勘察历经七次历时四年半的坎坷不易、研究员们为提高着陆安全作出的历史性大调整等惊心动魄的勘察历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的来之不易与科研工作者的严谨细致。

图片3.jpg 

在讲座互动提问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踊跃发言。郑开附中的同学提出了“选取着陆地的过程有许多的艰难险阻,请问你们有没有想过放弃?是什么力量支持和鞭策着你们继续向前?”的问题,中牟县永威实验学校的同学提出“物体在地球上会受到引力作用,那向太空发射地球卫星,与前者速度一样吗?”的问题,参与提问的学生,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王永志院士的手写寄语“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讲座结束后,郑开附中和永威实验学校的师生分别前往展厅进行参观,同学们在动手操作展品中感受并体验科学的魅力。随后他们在球幕影院观看了关于宇宙大探险的影片,通过炫酷的视觉冲击与震撼的专业还音系统充分领略科技之美。

本次专题讲座是“学习二十大精神,走进最高科技奖”第一期活动,也是我馆依托活动开展馆校结合的一次探索。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今后,我馆将继续响应并持续支持“学习二十大精神,走进最高科技奖”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勇挑重担,充分依托优质科普资源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资源优势,通过开展馆校结合活动,力求实现馆校教育的高度融合,引领青少年了解科学家精神所蕴含的宝贵价值,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